仪表等级——这是获得私人飞行员执照后的下一步。 它能使您实际上可以在任何天气和任何高度下按照仪表实现驾驶飞机飞行的可能。
首先,您应该了解在获得私人飞行员执照后,您只能目视飞行。 也就是说,在天气好的时候,在水平能见度时,云层之外和其他危险的天气现象(雾、雨、能见度差等)之外能飞行。 为了能够在恶劣天气下,在云层中,能见度有限,没有地平线的情况下飞行,这时您就需要具备仪表等级。
人们都认为,在所有现有的飞行等级和类别中,获得仪表等级的考试是最难的考试。这一点也没错,因为一个人习惯于相信自己的感觉:视觉,听觉,前庭器官和内在感觉。当飞机在没有可见的自然地平线的情况下按仪表飞行时,普通的人很难强迫自己去看仪表飞行,最重要的是还要相信它们!有时您似乎觉得在头朝下飞行,或者觉得飞机在下降(而实际上飞机在平稳的飞行)。
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该课程,处于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员及其乘客的安全取决于研究它的成功率。
所有潜在的学员应清楚地了解61部和141部培训大纲之间的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按照61.65部参加考试的学员,他的日志中应至少有50个小时的航线飞行(沿直线起飞的起飞点和降落点之间至少50英里),作为航空器的机长,其中的10个小时必须是在飞机上获得的。
对于许多新手飞行员而言,积累到50个小时并非易事,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有一个方案——如果您按照141部教学大纲开始学习,那么在进入该训练班之前,不要求您有沿航线飞行50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学完《私人飞行员》教学大纲后,您可以立即在《仪表等级》训练班学习。
61部和141部课程的组成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61部课程不要求必须学完理论,也不要求按仪表飞行的小时数至少为40个小时。按照141部培训时,要求按仪表飞行35小时,还有30个小时的理论课程。从实践的观点来看,两者无论是在金钱,持续时间,还是在教学大纲的组成上都没有太大区别。
该课程总共包括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包括必修的地面训练和飞行训练。每个阶段均以机长助手或测试的飞行教员进行的测试结束。 所有课程的教学均根据Jeppesen标准教学大纲实施。
训练的第一阶段致力于训练飞行员按仪表飞行的飞行技能。 学员学习按仪表飞行的特点,仪表导航,仪表飞行条件下的飞机控制,仪表的构造和其可能出现的错误。 此外,在第一阶段的框架内,学员将熟悉导航工具——VOR和GPS。
这是教学大纲中比重比较大的一个阶段,该阶段着重于按仪表完成进场着陆。 在本课程框架范围内使用ILS,VOR,GPS,LOC等工具学习程序和进场着陆阶段。 以及在待机空域飞行、进场着陆、目视机动、复飞,带有部分故障的仪表设备进场着陆。
培训的最后阶段主要集中在仪表飞行条件下航线的导航问题。学员研究按航线飞行的飞行计划,提交飞行计划,获得IFR许可,以及在失去无线电通信的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并使用以下工具进行航线导航:VOR,GPS。